信陽人嗜好飲茶,一向認為“以茶可雅心”“以茶可行道”,把茶飲當作生活中的大事;信陽人又熱情好客,慷慨大方,各地皆有著濃郁的茶風茶俗。信陽人嗜茶,遠超過煙酒,甚至于可以沒有煙酒,也不能斷茶。信陽人飲茶的最大特點是普及性。舊時,貧民日常飲大葉片粗茶,其特點是不跑氣,不需密封,茶水略澀微甜,泡數日不走味;
信陽人嗜好飲茶,一向認為“以茶可雅心”“以茶可行道”,把茶飲當作生活中的大事;信陽人又熱情好客,慷慨大方,各地皆有著濃郁的茶風茶俗。
信陽人嗜茶,遠超過煙酒,甚至于可以沒有煙酒,也不能斷茶。信陽人飲茶的最大特點是普及性。舊時,貧民日常飲大葉片粗茶,其特點是不跑氣,不需密封,茶水略澀微甜,泡數日不走味;茶葉用量少,不餿水,故有“粗茶細喝、細茶粗喝”之說。一般擺茶攤者多用此茶。農民則采號稱“滿天飛”的喬木葉茶(也稱大呈板,落葉喬木,端陽節采葉,葉尖粗型,經揉制、發酵制成的信陽紅茶現已極少見),只在節慶時飲點細茶(毛尖茶)。富有人家則常年飲用細茶。光山一帶貧窮人家還習慣采集每年谷雨前的楊柳樹的嫩葉,曬干儲存,以作全年泡水之用。
信陽大別山區,幾乎每家中堂屋靠墻邊都有一個火塘,火塘上吊著一個水壺,這就是大別山過去的“暖水瓶”。每年秋涼后,火塘就開始燃起火,一個特大的樹根燃燒著,吊壺灌滿水,吊在火苗上。不一會兒,壺水咝咝有聲,拿來洗凈的茶盅沖茶品評。一口喝下肚,再用稍晾片刻的滾開水點第二道湯,再一口喝下去,味濃,口感好,燙得嗓子眼發麻,澀得嗓子發苦,然后再倒吸一口涼氣,嗓子眼甜絲絲的,味道全在這里面,奧妙也在這一剎那,真是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,不是神仙,賽過神仙。
新中國成立后,大葉片和楊柳嫩葉逐漸被毛尖茶所取代。城鄉居民對茶葉的需求量大增,飲茶更加普遍,飲茶也不限于成年男子。農村人均消耗茶葉從0.1公斤上升到1.82公斤。新茶上市后,一般干部職工家庭都要存茶數斤至10斤不等,茶飲成為信陽人生活的必須。無論居家、辦公、出差、開會甚至于赴宴做客,玻璃茶杯不離左右,成為信陽人生活的一大特色。